当前位置: 七色花 > 知识 > 种植 >

白菜苗期死苗的原因是什么?

2021-03-20 21:01
猝倒病死苗:大白菜出苗后,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水渍状斑,后继缩折倒,湿度大时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状物,即病菌菌丝、孢囊梗和孢子囊。

病症表现:

1、猝倒病死苗:大白菜出苗后,在茎基部近地面处产生水渍状斑,后继缩折倒,湿度大时病部或土表生白色棉絮状物,即病菌菌丝、孢囊梗和孢子囊。

2、立枯病死苗:白菜幼苗出土过程中或出土后,幼茎中下部变褐然缩,严重的植株干枯后死亡。造成死苗或缺苗断垅。苗期染病引起立枯病,成株染病引起基腐,此外还能侵染叶片。

发生原因:

1、猝倒病死苗:猝倒病病菌以卵孢子在12~18厘米表土层越冬,并在土中长期存活。翌春,遇有适宜条件萌发产生孢子囊,以游动孢子或直接长出芽管侵入寄主。此外,在土中营腐生生活的菌丝也可产生孢子囊,游

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碎倒。田间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产出孢子囊及游动孢子,借灌溉水或雨水溅附到贴近地面的根茎上引致更严重的损失。病菌侵入后,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,菌丝蔓延于细胞间或细胞内,后在病组织内形

成卵孢子越冬。

2、立枯病死苗:

一般发生在7~8月,病菌以菌核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休眠越冬,翌年地温高于10℃开始发芽,进入腐生阶段,白菜播种后遇有适宜发病条件,病菌从根部的气孔、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,引起发病。后病部长出菌丝继续向四周扩展,也有的形成子实体,产生担孢子在夜间飞散,落到植株叶片上以后,产生病斑,此外该病还可通过雨水、灌溉水、肥料或种子传播蔓延。

解决方案:

1、猝倒病防治:

(1)与非茄科、瓜类作物实行2-3年轮作。

(2)铺盖地膜阻挡土壤中病菌溅附到植株上,减少侵染机会。

(3)苗床土壤温度要求保持在16℃以上,气温保持在20-30℃之间。

(4)出齐苗后注意通

风,同时加强土壤中耕松土,防止苗床湿度过大。保持育苗设备透光良好,增加光照,促进秧苗健状生长。

(5)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集中浇毁,防止病害蔓延。

2、立枯病防治:

(1)正确选择播期,根据当地气候,因地制宜确定适宜播种期,不宜过早播种。

(2)播种后遇连续几天高温天气,应及时浇水降低地温,控制该病发生。

(3)在南方白菜地不要用带有纹枯病的稻草作覆盖

物,也不宜在纹枯病重的稻田改种大白菜。

(4)施用日本酵素菌制的堆肥,也可采用猪粪堆肥,培养拮抗菌进行土壤或种子处理,可有效地抑制丝核菌,达到防治立枯病的目的。

(5)有条件的可实行3年以上轮作。

    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