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菖蒲

石菖蒲(拉丁学名:Acorus tatarinowii),属天南星科、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茎具气味。叶全缘,排成二列,肉穗花序(佛焰花序),花梗绿色,佛焰苞叶状。根茎常作药用。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,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(有时为挺水生长)。花果期2-6月。分布于亚洲,包括印度东北部、泰国北部、中国等国。

石菖蒲简介 形态特征 生长环境栽培技术药物禁忌民族用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植物文化 最新资讯病虫害防治石菖蒲与四季

石菖蒲简介 

石菖蒲(拉丁学名:Acorus tatarinowii),属天南星科、菖蒲属禾草状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茎具气味。叶全缘,排成二列,肉穗花序(佛焰花序),花梗绿色,佛焰苞叶状。根茎常作药用。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,多生在山涧水石空隙中或山沟流水砾石间 (有时为挺水生长)。花果期2-6月。分布于亚洲,包括印度东北部、泰国北部、中国等国。
石菖蒲有化湿开胃,开窍豁痰,醒神益智。用于脘痞不饥,噤口下痢,神昏癫痫,健忘耳聋。理气,活血,散风,去湿。治癫痫,痰厥,热病神昏,健忘,气闭耳聋,心胸烦闷,胃痛,腹痛,风寒湿痹,痈疽肿毒,跌打损伤。

形态特征 

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茎芳香,粗2-5毫米,外部淡褐色,节间长3-5毫米,根肉质,具多数须根,根茎上部分枝甚密,植株因而成丛生状,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。叶无柄,叶片薄,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毫米,上延几达叶片中部,渐狭,脱落;叶片暗绿色,线形,长20-30(50)厘米,基部对折,中部以上平展,宽7-13毫米,先端渐狭,无中肋,平行脉多数,稍隆起。
花序柄腋生,长4-15厘米,三棱形。叶状佛焰苞长13-25厘米,为肉穗花序长的2-5倍或更长,稀近等长;肉穗花序圆柱状,长(2.5)4-6.5(8.5)厘米,粗4-7毫米,上部渐尖,直立或稍弯。花白色。
成熟果序长7-8厘米,直径可达1厘米。幼果绿色,成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。花果期2-6月。

生长环境

石菖蒲(各地通称)九节菖蒲(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),紫耳、薄菖蒲、石娱蚣、岩菖蒲、臭菖(广东),“骨首”(云南彝族语),“格密亲”(傣族语),野韭菜、水蜈蚣、 香草(云南玉溪),菖蒲(各地),夜晚香(四川金城山),水菖蒲(四川彭水、兴文),回手香、随手香(四川峨眉),山艾(四川石柱),小石菖蒲(重庆市川区)。
 
功能主治:
化湿开胃,开窍豁痰,醒神益智。用于脘痞不饥,噤口下痢,神昏癫痫,健忘耳聋。理气,活血,散风,去湿。治癫痫,痰厥,热病神昏,健忘,气闭耳聋,心胸烦闷,胃痛,腹痛,风寒湿痹,痈疽肿毒,跌打损伤。
 
生长习性:喜阴湿环境,在郁密度较大的树下也能生长;但不耐阳光暴晒,否则叶片会变黄。不耐干旱。稍耐寒,在长江流域可露地生长。常见于海拔20-2600米的密林下,生长于溪旁石上。
地理分布:产黄河以南各省区。印度东北部至泰国北部也有。

栽培技术

繁殖技术
根茎繁殖:春季挖出根茎,选带有须根和叶片的小根茎作种,按行株距30cm×15cm穴栽,每穴栽2-3株,栽后盖土压紧。
 
田间管理
栽后生长期注意拔除根部杂草,松土和浇水,切忌干旱。并追施人粪尿2次。以氮肥为主,适当增加磷钾肥。在每次收获投井下后,对保留的一小部分植株,稍加管理,2-3年后又可收获。
 
病虫害防治
虫害有稻蝗,为害叶片,可用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。
 

药物禁忌

阴虚阳亢、烦躁汗多、咳嗽、吐血、精滑者慎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秦艽、秦皮为之使。恶地胆、麻黄。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忌饴糖、羊肉。勿犯铁器,令人吐逆。
③《医学入门》:心劳、神耗者禁用。

民族用药

阿昌药 受毛:根茎治神志不清,健忘多梦《德宏药录》。
德昂药 小菖蒲:根茎治湿疾蒙窍,神志不清,健忘多梦《德宏药录》。菖蒲柏:根茎治大便不通引起的胸闷,腹胀痛,胃溃疡,胃炎引起的腹部扭痛《滇省志》。
傣药 沙木补帕,外三补:全草治皮肤瘙痒《滇药录》。含毫:根茎治水泻,哮喘,脱肛,腹痛《傣医药》。
景颇药 外三捕:根茎治肚腹鼓胀,水肿《滇药录》。
僳僳药 卡匍墨及:根茎治感冒,腹胀《滇省志》。
佤药 山菖蒲:根茎治神志不清,健忘,多梦,耳聋,胸腹胀闷,胃脘疼痛;外治痈疖《中佤药》。
藏药 西斗尕保:根茎用于瘴气湿浊,痰热昏厥,胸腹胀闷,下痢噤口《滇药录》、 《中国藏药》。希豆朵宝:根茎治噤口痢,腹胀闷《滇省志》。秀斗嘎保:根茎治虚损,消瘦,痫症《藏标》。
蒙药 哈日一熟达格,乌莫黑哲格索:根茎用于痰浊蒙蔽,昏厥舌强,胸腹胀闷,食欲不振《蒙药》。
彝药 木吉:根茎治疗慢性气管炎,化脓性角膜炎,菌痢,肠炎《彝植药》。施查蒲:全株治心口痛隔食,风湿关节炎《滇省志》。根茎治跌打损伤,气滞血凝,风寒湿痹,气闭耳聋,痰厥失语,胸胁烦闷,久咳久喘,腹胀气痛《哀牢》。
哈尼药 鲁骂古克:全株治心口痛隔食,风湿关节炎《滇省志》。
苗药 稳等拔:根茎用于痰浊蒙蔽,昏厥舌强,胸腹胀闷,食欲不振《湘蓝考》。
基诺药 罗布布:根茎治疗消化不良,胃胀。
维药 塔西伊根儿:根茎用于心悸烦闷,热病神昏,健忘,半身不遂,小便不利,四肢湿痹,痢疾腹痛;外治疮疖肿毒《维药志》。
土家药 水蜡烛(shui ne zu):根茎治湿气骨节痛,跌打损伤,腹痛,腹胀《土家药》。

化学成分

石菖蒲根茎含挥发油,其主要成分是β-细辛醚,顺式甲基异丁香油酚(cismethylisoeugenol),榄香脂素(elemicin),细辛醛(asarylaldehde),δ-荜澄匣烯(δ-cadinene),百里香酚(thymol),肉豆劳动酸(myristic acid)。金钱蒲根茎含挥发油,其中:α-和β-细辛脑,欧细辛脑,顺式-4-丙稀基藜芦醚(TCMLIBans-4-propenyl veraTCMLIBole)即是反式-甲基异丁香油酚(TCMLIBans-methylisoeugenol),4-烯丙基藜芦醚(4-allylveraTCMLIBole)即是甲基丁香油酚(methyleugenol),榄香脂素,细辛醛,二聚细辛醚(bisasaricin),α-和β-毕澄匣油烯(cubebene),丁香烯(caryophyllene),β-古芸烯(β-gurjunene),伸缩术烯(eremophilene),橙花叔醇(nerolidol),愈创奥醇(guaiol),金钱蒲烯酮(gramenone),1,2-二甲氧基-4-(E-3-甲基环氧乙烷基)苯(1,2-dimethoxy-4-(E-3-methyloxiranyl)benzene),1,2,4-三甲氧基-5-(E-3-甲基环氧乙烷基)苯(1,2,4-TCMLIBimethoxy-5-(E-3-methyloxiranyl)benzene))等。

药理作用

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
石菖蒲有镇静作用。煎剂或挥发油均能使小鼠自发活动减少, 解除单笼饲养小鼠的攻击行为;亦能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的睡眠时间,对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。此外, 尚能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。研究表明:挥发油中的细辛醚是镇静的有效成分,但除去挥发油后仍有镇静作用, 提示其镇静成分不只一种。
石菖蒲煎剂对戊四氮引起的小鼠惊厥有一定的对抗作用,与对照组相比, 能使自主活动减少,抽搐开始时间推迟, 抽搐鼠数较少。挥发油中的α-细辛醚140mg/kg能完全对抗小鼠电惊厥和戊四氮惊厥,并能对抗家兔侧脑室给Ach所致惊厥,除去挥发油的水煎剂亦有作用
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有较强的降温作用。
石菖蒲根茎水提取物制成的片剂,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癫痫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,有较好疗效, 其挥发油对某些神经系统的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。
 
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
石菖蒲挥发油(β-细辛醚)在一定浓度下有使豚鼠冠状血管扩张的作用。临床常用于冠心病、肺心病等属于痰浊气滞之胸痹者的治疗,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冠脉流量有关, 还可能与镇静、改善消化机能、平喘、镇咳等作用有关。
对消化系统的作用
石菖蒲煎剂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,并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。石菖蒲中含的细辛醚能对抗氯化钡引起的离体肠管的兴奋作用。
抗真菌作用
菖蒲水浸剂(1:3), 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、同心性毛癣菌、许兰黄癣菌、奥杜盎小芽胞癣菌、铁锈色小芽胞癣菌、羊毛状小芽胞癣菌、腹股沟表批癣菌、红色表皮癣菌、考夫曼-沃尔夫表皮癣菌、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其他作用
石菖蒲中所含的α-细辛醚有平喘作用,能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收缩, 并有镇咳作用。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有改善作用。

植物文化

明代王象晋写的《群芳谱》中记载:”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,不资寸上,不计春秋,愈久则愈密、愈瘠则愈细,可以适情,可以养性,书斋左右一有此君,便觉清趣潇洒。”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,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,并常作案头清玩、摆设的情况。
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,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。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的《诗经》中,就有“彼泽之坡,有蒲与荷”的记载,在《礼记·月令篇》中亦有“冬至后,菖始生。菖百草之先生者也,于是始耕”的记载。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。如诗人杜甫的“风断青蒲节,碧节吐寒蒲”,姚思岩的“根盘龙骨瘦,叶耸虎须长”,陆游的“根盘叶茂看愈好”等诗句,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,叶纤细多节、青绿可爱之态,置案头清供,当然潇洒有情趣。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:“一拳石上起根苗,堪与仙家伴寂寥,自恨立身无寸土,受人滴水也难消。”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。

石菖蒲最新资讯

石菖蒲病虫害防治

石菖蒲与四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