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七色花 > 虫害 > 农作物 >

棉蚜为害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

2021-03-20 20:49
棉蚜,同翅目、蚜科。除西藏未见报道外,广布全国各地。以东半璧密度较大,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。近年新疆所占比重也在升高。

别名:瓜蚜、草绵蚜、蜜虫、腻虫、油汗

分布为害:棉蚜,同翅目、蚜科。除西藏未见报道外,广布全国各地。以东半璧密度较大,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。近年新疆所占比重也在升高。黄河流城、辽河流域、西北内陆棉区发生早,为害重。为害棉花、茄子、辣椒、瓜类、花椒等。

为害特征:棉蚜以刺吸口器刺入棉叶背面或嫩头 ,吸食计液。苗期受害,棉叶卷缩,开花结铃期推迟;成株期受害,上部叶片卷缩,中部叶片现出油光,下位叶片枯黄脱落,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,易诱发霉菌滋生。蕾铃受害,易落蕾,影响棉株发育。

发生规律:棉蚜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虫,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,已成为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,也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北方棉区年发生10-20代,以卵在花椒、木槿、石榴等越冬寄主上越冬。翌年春季越冬寄主发芽后,越冬卵孵化为干母,孤雌生殖2-3代后,产生有翅胎生雄蚜,4-5月迁入棉田,为害刚出土的棉苗,随之在棉田繁殖,5-6月进入为害高峰期,6月下旬后蚜量减少,但干旱年份为害期多延长。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的蚜虫,迁回越冬寄主,产生无翅有性雌蚜和有翅雄蚜。雌雄蚜交配后,在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产卵越冬。棉蚜在棉田按季节可分为苗蚜和伏蚜。苗蚜发生在出苗到6月底,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至现蕾以前,进入为害盛期。棉蚜适应偏低的温度,气温高于27°C繁殖受抑制,虫口迅速降低。伏蚜发生在7月中下旬至8月,适应偏高的温度,27-28°C大量繁殖,当日均温高于30°C时,虫口数量才减退。大雨对棉蚜抑制作用明显。多雨的年份或多雨季节不利其发生,但时睛时雨的天气利于伏蚜迅速增殖。一般伏蚜4-5天就增殖1代,苗蚜需10多天繁殖I代,田间世代重叠。有翅蚜对黄色有趋性。棉蚜发生适温17-24°C,相对湿度低于70%。一熟棉田、播种早的棉蚜迁入早、为害重,棉花与麦、油菜、蚕豆等套种时,棉蚜发生迟且轻。天敌主要有寄生蜂、捕食性瓢虫、草蛉、蜘蛛等。其中瓢虫、草蛉控制作用较大。生产上施用杀虫剂不当,杀死天敌过多,会导致伏蚜猖獗为害。

防治措施: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,早春在越冬寄主上喷酒氧化乐果,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。实行棉麦套种,棉田中播种或地边点种春玉米、高梁、油菜等,招引天敌控制棉田蚜虫。棉花与小麦套作,利用小麦蚜虫招引天敌,麦熟后麦蚜天敌转移到棉苗上控制棉蚜,在苗蚜发生期一般不打药就可控制为害。转Bt基因棉花在伏蚜发生期不需化学农药(如需要化学防治盲蝽为害应选用对天敌安全的选择性杀虫剂),利用田间天敌可基本控制伏蚜。榴田插种高粱,利用高梁蚜虫招引天敌,可以有效控制棉田伏蚜。

    最新资讯